Tuesday 23 Apr 2024
By
main news image

(吉隆坡22日讯)消息透露,3家公司是总值90亿令吉的第三轻快铁计划(LRT3)工程交付伙伴(PDP)竞标中的领跑者。

这3家公司分别是,Naza TTDI私人有限公司和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组成的联营公司(Naza TTDI–CSR Zhuzhou JV)、Malaysian Resources Corp Bhd(MRCB)和乔治肯特(George Kent (M) Bhd)联营公司(MRCB-George Kent JV),以及UEM Group Bhd。

根据消息透露,它们是初步入围国家基建公司(Prasarana Malaysia Bhd)PDP名单的7家公司之中,提议最具吸引力的3家。

其他4家表示有兴趣的公司是 IJM Corp Bhd、金务大(Gamuda Bhd)和 MMC Corp Bhd联营公司、双威建筑私人有限公司,以及 WCT Bhd 和 Alloy MTD联营公司。

大马Alloy MTD是 MTD Capital Bhd和其母公司 Alloy Consolidated私人有限公司合并而成的公司。

知情人士告诉《The Edge》财经日报说:“看来这3家公司,Naza TTDI- CSR Zhuzhou JV、MRCB-George Kent JV 和 UEM提交了最具吸引力的标书。所以,可能是这3个之一。”

不过,当本报联络Prasarana官员时,他表示,这不是真的,评估仍在进行中,并未鉴定领先者。

然而,一些铁路高管,甚至一些竞标者说,名单已从7家缩小至3家,且他们都透露相同的3家公司,即 Naza TTDI- CSR Zhuzhou JV、MRCB-George Kent JV 和 UEM。

委任PDP很可能很快完成,按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的时间表,LRT3的建设工程将在今年底启动。

消息说,Naza TTDI- CSR Zhuzhou JV的优势在于提供高达90%的融资。Naza TTDI据悉持有该联营公司的75%股权。

根据 Naza TTDI的网站显示,该集团最近加入 Naza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私人有限公司,让该公司能承建土木工程和基建工程。

有指 Naza TTDI探讨在大马交易所上市,但由于市况疲软,这可能置之一边。

截至12月底的2013财政年,Naza TTDI取得9420万令吉净利和14亿令吉营业额。

根据大马公司委员会(SSM)资料显示,Naza TTDI截至2013年12月底的流动资产超过13亿令吉,非流动资产则超过10亿令吉。

其长期债务企于9亿3680万令吉,短期贷款为6亿9220万令吉。

该集团的储备为4亿8520万令吉。

另一方面,UEM通过独资子公司 UEM Builders Bhd,有能力处理LRT3这类铁路工程,因该公司过去参与许多大型基建工程,包括槟城第二大桥。

在截至12月底的2013财年,UEM Builders净利为3840万令吉,营业额达24亿令吉。

之前有传言说UEM寻求出售 UEM Builders,并有多方表示有兴趣,但之后发生什么事情不得而知。UEM是国有投资臂膀国库控股(Khazanah Nasional Bhd)的独资子公司。

MRCB(基本面:1.3;估值:1.4)是雇员公积金局(EPF)持有35.9%的建筑和发展公司。另一显著大股东是Tan Sri Mohamad Salim Fateh Din,持16.7%股权。

过去,MRCB多次获颁发铁路工程,包括提升总值8亿5000万令吉的巴生谷双线铁路系统,以及赢得为格拉那再也轻快铁和安邦线延长工程,制造和交付节段式箱梁。

值得一提的是,MRCB拥有的吉隆坡中环商业发展,与电动火车(KTM)、轻快铁,以及机场直透快铁(ERL)连接。

丹斯里陈溪福掌控乔治肯特(基本面:1.4;估值:1.8)42.2%股权,据说他与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关系密切。

2012年,Prasarana颁发安邦线延长工程的土木、采购、建筑、测试和系统调试合约予乔治肯特和 Lion Pacific私人有限公司的联营公司。不过,这项工程出现延误。

与此同时,市场观察家对于金务大(基本面:2.2;估值:1.1)和 MMC(基本面:0.4;估值:1.4)没有入围最后候选名单感到意外,虽然有人说这可能因为之前颁发了太多工程给这两家公司。

除了作为巴生谷捷运一号线和二号线的PDP,金务大也是总值270亿令吉槟城交通大蓝图的领先者,预计很快就颁发合约。

 

:The Edge Research基本面分数和估值分数均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基本面分数反映公司的获利能力和资产负债表实力,估值分数则决定股项估值是否具吸引力。3分意味着基本面强劲和估值吸引。

 

(编译:陈慧珊)

      Print
      Text Size
      Share